2009/02/05

海外玩家的指控:「JRPG不可不改的7件事」

海外玩家的指控:「JRPG不可不改的7件事」

痛いニュース(ノ∀`)
海外ユーザーが指摘する「JRPGが変えなければならない7つのこと」
http://blog.livedoor.jp/dqnplus/archives/1214038.html


一方面在日本仍舊非常受歡迎的RPG類遊戲,在海外卻談不上有多受歡迎。最近,開始出現「JRPG」這個名詞,將日本製的RPG和「FALLOUT3」、「FABLE II」之類的海外製RPG作出明顯的區別。

當中,英國的遊戲雜誌「THE OFFICIAL XBOX MAGAZINE」的網站上,刊載了名為「J-RPG不可不改的7件事」(原為「7 J-RPG Hates(And What Needs To Change)」),成為各方的話題。

以下為簡單綜合而出來的7點:

1:應該停止讓小孩角色加入隊伍當中
隊伍中總有一人的小孩角色。但在生死一線的任務當中,帶著一個9歲的小孩子是怎麼一回事?

2:壞人要更帥氣
沒有像90年代以前那樣令人記在心中的奸角。誰也不想和那些沒有魅力的寒酸奸角對立。

3:改變裝備的話,外觀也應該改變
將千辛萬苦才弄到手的厲害防具裝備了,但是角色仍舊是穿著同一件衣服。令主角的沒有正在成長的感覺。

4:找更好的聲優
比起日語原聲的聲優,配音版的聲優素質很差。

5:在播片時一下子就死了的角色
剛剛還在華麗地閃避子彈、或者玩弄著巨大的怪物的角色,在播片時突然被殺了,希望這情況可以停止。

6:在迷宮加上解謎要素
希望有像「撒爾達傳說」那樣需要花更多腦筋的迷宮。只有和嘍囉發生隨機戰鬥令人不耐煩的迷宮,已經受夠了。

7:英雄也要有邪惡的一面
我們希望看到的是更加複雜和有深度的故事。世界也不是黑白分明得那樣清晰,偶而也要有破壞世界之類的英雄吧?

============
海外玩家對日式RPG的七項指控,我不置可否。

不過,玩過《Oblivion》後,我有一個疑問:
《Oblivion》和其他日式RPG,是相同類型的遊戲嗎?

答案是否定的。

在我的立場,歐美和日式RPG,兩者我都喜歡。
兩者本身,就是不同類型的遊戲。

英國玩家的指控,可能就是日式RPG的特色。

既然自己的特色,即使受到批評,也不應輕易動搖。
不然失去自己的特色又滿足不了別人,得不償失。

有人不吃三文魚壽司,因為魚肉是未煮熟的。
難道就要去弄一份煮熟的三文魚壽司嗎?

2009/02/02

塗色練習


[PIXIV]塗色練習

愈來愈體驗到SAI的威力。

有了SAI,就能夠輕易地塗出不同的風格。
甚至連我這個塗色白痴也變得有點愛塗色的過程。

這次練習表現不出各種塗法的分別。
但作為嘗試不同塗法的契機,也是不錯的。

2009/02/01

日本語文章能力檢定試

今天和友人一起去考日本語文章能力檢定試

因為初三之後一直在病,拿到參考書也沒讀得了多少。
所以這次是本著獲取臨場經驗的心情去考。

到達試場後,即時反應只有一個:
赴考的人竟然這麼少?

所謂的試場,其實只是大學中一個小課室。
課室中的人大概只有十二個。

可是,七級至二級的考生都已經在這兒。

當然,我非常明白考生這麼少的原因。
因為這可是一個在日本也只有三成左右合格率的試。

由於實力不足加上感冒影響,最後一題作文沒能完成。
肯定合格無望,不過也在預期之內。

在收卷時,監考員問:
「二級難不難?」

之後再想,大概我們是第一批考二級程度的人吧。

==========
綜合今天的經驗,主要問題在寫作速度和敬語不熟習。

在下次考試前,一步步提升現在不足的能力吧。
最終以考取一級為目標。